为更好的发挥现场教学在基层干部学历教育中的作用和效能,优化提升农村基层干部学员的整体素养和履职能力,按照省开放大学严格落实教学六环节要求,加强对学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训,实现全省现场教学基地的共建共享。近日,沂源开放大学组织2023级“两委”干部学员和部分优秀毕业生,赴沂水现场教学基地开展2024学年第二学期社会实践暨现场教学活动。
此次活动聚焦于田园综合体建设、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合作社运作模式探索、为民服务项目开展以及党性修养提升等多个方面。在为期一天的时间里,参与者们先后参观了泉庄镇尹家峪田园综合体、诸葛镇“陌上花开”百千工程示范区、诸葛镇九岭观赏鱼养殖基地、高桥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桥手绣工作室、高桥镇党员教育培训中心、马站镇米粮邦煎饼合作社、书堂旺狮子头咸菜生产基地、富官庄镇垛庄村鑫和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及杨庄镇沂蒙小棉袄文化产业园等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学习点,通过现场观摩、聆听讲解、讨论交流等形式,学习先进典型和经验。 崮乡田园美,沂蒙花盛开。尹家峪田园综合体集生产生活、农旅观光、休闲度假、亲子研学、娱乐体验等功能于一体,学员们感受到了坚持“生态、生活、生产三生同步”,“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农业、文化、旅游合力发展”的理念,当地按照生态优先、农民参与、特色突出、产业聚集、品牌塑造等原则,正在努力把尹家峪打造成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典范之作。
走进大美葛庄,学员们深切感受到了新农村的美丽,也更加明白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那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层含义。近年来,随着诸葛镇百千万工程的实施,诸葛村把人居环境作为重要抓手,以“村美、路美、水美、田美、院美”为标杆,结合商贾文化、红色故事、特色民俗,打造山水相依、青石古巷、古今辉映的独特美景,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正所谓“湖畔佳景地,秀美是葛庄”。
在诸葛镇九岭观赏鱼繁养基地,苗氏金鱼合作社采用"龙头企业+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养殖户"的利益联结模式,采取"企业繁育、农户代养、技术支持、统一销售"的方式推进观赏鱼养殖进村入户,带动周边12个村,实现农户增收四千余元,真正实现了企业有效益、集体有收益、群众能致富。
一绣承千工,万种东方美。在国家级非遗高桥手绣工作室,学员们领略到了非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巨大潜力,在传承百年文化之余,现已成为群众凭手艺致富的生产基地,一件件精巧的手工艺品,20多个门类,180多个品种,非遗文化和历史记忆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冬日的室外寒风凛冽,而沂水县富官庄镇鑫和现代产业园区大棚内的花苗却长势正旺,鲜花次第绽放。鑫和现代农业园区是临沂市沂水县重点产业扶持项目,园区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花卉、繁育、销售与观光的有效融合,通过优先录用周边村庄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有力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沂蒙小棉袄作为一个品牌,由杨庄镇吴家楼子村党支部委员吴照京于2013年创办,该项目充分发挥当地“老奶奶”小棉袄制作传统优势,集专业设计、生产和销售于一体,主要生产纯手工儿童和中老年棉袄及民间手工艺品。沂蒙小棉袄深挖资源,创“非遗+”发展新模式、深耕市场。近年来,该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深入百姓,实现了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通过本次实践学习,学习先进典型和经验,学员们解放了思想,拓宽了视野,提高了知识素养,在新时代社会发展中找准定位,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热情。学员们纷纷表示从先进经验中找到适合本村发展的新途径。 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沂源开放大学积极落实山东开放大学和市、县委组织部工作要求,持续提升教学质量,为全县村干部队伍能力提升、乡村振兴持续赋能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